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路過大南灣

  車到貝殼灣停下來 , 對看悠長的海灣和崖岸 , 在陽光下吃午餐 , 看海鷗飛來棲息
, 小松鼠走上草地覓食 , 用兩隻後腿站起來 , 朝著人。速度在這兒放慢了 , 生活在這兒變得簡單。沿海建起的一列房子裡 , 有人坐在陽台上喝酒 , 慢吞吞地談天。下面的海灣裡
, 飄滿了海藻 , 隨著浪潮 , 飄過來 , 飄過去。我終於有了放假的感覺 , 離洛杉磯遠了 , 離城市和 它帶來的忽忽時速割裂的碎片好像也遠了。



 



  從這兒過去 , 沿路看著海岸線轉折 , 山迴海轉 , 沿路的樹木也隨看有了不同的姿態。抬頭看見前面山嶺中間如帶的路上有車蠕行
, 過了一會 , 便輪到自己的車子去到那彎角 ,一回頭 , 背後重重山肩仲展入海 , 海岬處煙霧瀰漫 , 仿如不知何時與一個隱沒了的未知世界連接起來。車愈接近夫南灣 (Big Sur), 樹木愈是俊朗英發 , 景色愈是親切有情了。



      



  終於在右邊見到了大南旅店 , 見到了仿如私人住宅的「亨利﹒米勒紀念圖書館」。外面一道破舊的欄柵牌子寫著已經關門了。想到大南灣來
, 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亨利﹒米勒 (Henry Miller) 和傑克﹒加洛克 (Jack Ker。uac)的作品。亨利﹒米勒從法國回來後
, 有很長一段時間就生活在大南灣 , 靠著出書的版稅 , 在這裡過著簡單的生活 , 在自然的環抱之中 , 好像把他在巴黎的滿腔忿怨、愛慾糾纏的鬱結 ,給治療好了。他在這時期寫作不多
, 反而畫了很多水彩畫。到他後來再寫 , 巳經不是「北回歸線」那麼苦澀 , 對生命似已能帶更多寬容了。年輕的加洛克當時去到三藩市 , 說要南下大南灣跟亨利見面
, 他去到「城市之光 」 旁邊的酒館 , 每隔一個鐘頭打一個電話給米勒,結果一直磨在酒館裡 , 未能成行。加洛克後來自己去了 , 他的《孤獨旅者》和《大南灣》都寫及孤獨在海邊生活沉思的經驗。在大自然靜謐中沉思。孤身上路尋索及引證生命的諸般姿態
, 都是加洛克和他當時一代人作品中最重要的主題。



 



  我翌日早上起來再去米勒的紀念館 , 牌子仍在 , 卻已有幾個人在門前等候 , 他們都說過半個鐘頭就要閉門了。於是便先去附近派佛克小海灘走走。從山上的路走下一段林蔭夾路的小徑 , 陽光參差漏過深淺不一的葉叢 , 照出不同的光度與色調
, 仿如天然的曲徑 , 婉轉通往下面一個幽靜的海灘。沙都是潔白的顏色 , 海鷗懶洋洋地在海與陸模糊的邊界踱步。外面是廣闊無邊的太平洋 , 風吹過來 , 人無可掩飾地一
下子就暴露了自己 , 既承受了早晨陽光的暖意 , 又面對海洋和天空廣闊的寒涼。在岩石開有些小穴 , 似是生物生活在自然中挖出保護自己的親切懷抱。



 



  米勒紀念圖書館原是米勒在大南灣時一位朋友的住所。米勒本人大概也住過這裡 。 現在裡面陳列了不少他生平的照片和圖畫。但走進木柵的大門
,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擱滿雕塑的草地 , 還有就是屋外邊一個寬闊的陽台 , 陳列了米勒的書本、圖畫和手跡。這邊有張電影《亨利與茱茵》的海報 , 那邊有轉椅和木凳
, 有人坐在那兒靜靜翻書 , 曬太陽 , 果然是一個寧靜舒適的庇護的懷抱。



 



  室內有一個房間在放映米勒的紀錄片。我進去時見記者正在拍攝他浴室裡貼滿的各種圖片文字 : 畫的複製品、他和朋友的生活照、剪報、兒童畫
, 甚至各樣工藝品、招紙。米勒就穿一件浴施 , 滔滔而談 , 每樣東西都令他想起一些事、一些看法 , 他總會天馬行空地說出一番道理來 。 最好笑是一張「紹興酒
」 的招紙 , 米勒不懂中文 , 就胡吹一大堆甚麼中國詩、毛澤東之類的東西 , 這也有點像看他的散文 , 有時他擺明是吹牛大王 , 胡說八道 , 但有時他的散文又會靈光一
閃 , 吹出一些道理來。



 



  紀錄片最後拍攝米勒在紐約街頭 , 他出生的貧民區。他把浴袍卸去 , 裡面另有衣服,他撐著拐杖 , 慢慢一步一步走離那丟在路上的舊日衣裳。米勒不喜歡他出生的貧民區
, 他在那兒派報紙、打工、在人吃人的環境中掙扎出來 。 他後來是在歐洲尋到新的眼界 , 在加州大南灣這樣的地方尋到心的平安。



 



  當然 , 大南灣也可以成為一個神話。大南灣的旅客也多起來了,有關米勒和大南灣有專門出版的雜誌去報道了。不過米勒倒是有先見之明
, 在門口釘著一張他手寫的告示,專門告訴來訪的人客 , 他自己早已離開這樣一個平安的居所
了。這篇文字寫得很美 , 帶著米勒兩面性的文采 :
一方面是對大南灣的歌頌 : 「要尋找智慧就往南來吧 !」; 一方面是自嘲也嘲笑別人 , 要求來訪的訪客先把緊張和焦慮存放在衣物間 , 不要輕說謠言 , 因為這兒是小地方、友愛的小社團。



 



  早晨的陽光照在陽台的書本上 , 放眼草地上的雕塑和來往的旅人 , 一切真是這麼寧靜、這麼平安。加州這兒真是一塊福地 , 能夠在這兒住上幾年 , 像米勒那樣
, 散步、休息、談天、畫畫 , 那真是幸福不過了。



 



  這樹叢可愛、海灘真迷人 , 你說我想不想像米勒那樣甚麼也不做 , 在陽光下好好過生活 ? 只不過 , 我還有未了的工作
, 只好揮手再上路去了。還有許多許多里路才可以休息呢。



 



                  原刊《星晚周刊》「越界的藝術 」 專欄 ,



                                 一九九一年八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