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赤柱


赤柱


  我們沿石級走上馬路,袁跟商店裡的人招呼,他說:「離開這麼多年,這裡的人還認識呢!」走在馬路上,鄭指著那邊一幢白色的房子說:「摩囉屋還是在那裡!」 


  他們離開香港六七年了。鄭在臺灣畢業後,已在美國讀完書,今年回港教書。 袁讀的是藥劑,現在美國工作,這次突然回來,是因為爸爸生病,我們見到他爸爸,現在看起來好多了。過去大家通信,現在突然幾個人才有機會一起在香港見面。


  他們都是聖士提反的舊生;走回舊校,卻發覺草地旁的橫門鎖住了。「過去是沒有鎖的呢!」幸而有一個女孩子出來,我們乘機從那兒進去,沿著草地,走上山坡。


  校舍有些地方跟過去一樣,有些地方又添了新的建築。這就像香港一樣,有許多事情仍然不變,有些又改變了。我們談到文藝的刊物,保守的作品和風氣。我們在談,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沿著一道幽靜的小徑,我們走往墳場那邊。過去,沿著這道小徑,可以抵達墳場,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秀美的風景。但現在,當我們走近,發覺又安上鐵欄,鎖上了,沒法通行。「總可以有方法的!」我們談一些困難,我們談一些可能,我們談綠草地和山坡,我們談到會有的鐵絲網和生銹的鎖。


  轉過來,沿樹叢間的小路走出去。走了一半,才發覺路的盡頭那兒也是一道鐵絲網,只好轉過頭來。又攔住了,是的,不過,不要緊,總有方法的。


  幾年不見,鄭的看法更穩實,正在指出各種可能的麻煩。而袁呢?興致勃勃的,又打算作各種嘗試。我們邊談邊走,從前門出來,對前面的鐵絲網和守衛搖搖頭,又走回寬敞的馬路去。


(七七年八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