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頸
鹿頸再進去的繞絲溪聽說很漂亮,我始終沒去成。
鹿頸倒是去過,去過許多次了。自己去、和人家一起去的,都有。車子一轉進去那兒,喚作白鶴林,但人家說那些黃昏飛來的鳥,不是白鶴。那一區地圖上的地名,喚作萬屋邊,那兒也沒有一萬間屋。名字倒是很美的。別的風景區,都是下了車,走一段路,才到了最美麗的地方。鹿頸卻好像是下車的地方,和快到下車的地方,才是最漂亮的。
有一次一群人一起去,大家覺得就這樣看看不夠,想走深入點(也不記得想走到哪裡去),於是就沿路前行。一直是平平坦坦的大路,有說有笑,好像很有希望的樣子。不料走了許久,還發覺走不到那兒去。有輛汽車還停了下來,在我們身旁問路,我們卻覺得,自己其實是走錯路了。
於是又走回原來的地方,又再沿海邊的路出發。可是出發了一次又一次,大概總是很疲倦的,於是大家就坐在石上,不想動了。我們跑到前面海灣,討水回來大家喝。結果那天就留在石上。我們就走到那兒。
後來有人說,其實當時我們只要轉過海灣,就會到達另一處風景美麗的地方了;後來又有人說,其實我們開始時不是走了冤枉路,就一定更有氣力,走得更遠了。前者預言未來,後者感歎過去,太像一則寓言,太歸咎命運了。我只知道,實情是,大家走到石頭那兒。
我有時也想,如果當時大家走下去會怎樣呢?會遇到什麼?當我想到鹿頸那名字的時候就不禁想:我們會看到鹿的頸背嗎?
(七七年十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