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終於出版了!
食物與愛情是個永遠不老的題材。也斯寫的後殖民的食物,是怎樣的食物?
也斯的後殖民愛情又是怎樣的愛情呢?真令人期待。

我只看過當中部份故事
但已發現這系列的小說很不同於他先前的其他小說
看過當中的一篇〈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後驚訝原來也斯的小說可以這麼有幽默感。

我把書背的名家推介打了出來,大家看看吧:

「我坐在西雅圖候機室一口氣看完了〈溫哥華的私房菜〉,很多地方高聲笑了出來(希望沒人聽到哩!)但最後不禁眼有點濕,肥薛真是個精彩角色!
他叫你去笑他的自憐,卻又讓你為他流淚,哈哈!我喜歡這些熟悉的細節:寶華街節,俊朗的「男仔頭」日本女子,魔術蘑菇朱古力,我想我在中文小說裏從沒讀過
溫哥華這「另外」的一面──很高興你為我們把這兩個世界連繄起來。」

——梁學思

「〈尋路在京都〉中我最喜愛的片語是「根深蒂固的距離」,用來描寫小說中所有的關係——人物之間、文化之間、羅傑的內在和外在生活之間——實在恰當不過。這令人感到難忍的憂傷。

「〈愛美麗在屯門〉令我開心發笑。這令我想起電影中快速連綿的蒙太奇——它幽默而不輕淺、機敏而不躁亂。

「我欣賞這兩個故事跳躍流動描寫的速度和節奏,還有那些栩栩如生的細節。」

——林在山

「特別喜歡〈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與〈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兩個短篇。香港人喜歡吃,也懂得吃,但他們對食物的熱情隱藏著對生活其他範疇的失望。由於對政治和前途無能為力,被壓抑的活力與創造力只好流入飲食的領域裡。香港人在吃的時候,才不會覺得吃虧吃緊和吃不消。到香港人心裡去的路通過胃,也斯跟我說過,他很想「好好寫香港」,這一點他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與<後殖民食神的愛情故事>之中已經做到了。」

——林沛理

「小說中借美食約會靠好酒上床的「愛情」橋段其實只是副線,幾百種食品的排比羅列卻大有講究。在近幾年的香港文藝小說中,也斯的〈後殖民食物與愛情〉可以說是對「九七過渡」比較直接明顯的見證了。當然,見證方式,卻是婉轉曲折,「食色,性也」。」

——許子東

「不是殖民主義,也不是民族主義,而是混合、衝突、抗拒、容忍、共處,這種立場出自於香港特定的歷史位置。香港處於中英之間,混合著東西兩種文化,這種邊緣的地位和過渡的性質,既是香港的短處,也是長處,正如周蕾所說,『這種非香港人自選、而是被歷史所建構的邊緣化位置,帶來了一種特別的觀察能力。』自己既不足以成為根源文化,並受到排斥,它自然本能地排斥中心意識、本質主義,同時不排斥混合,注意在衝突中相處。也斯在〈後殖民食物與愛情〉這篇小說中經由食物和愛情,顯示出來的就是這樣一種獨特香港後殖民立場。

——趙稀方


「以食物為切入點,探討香港人後九七心態,清新而有趣。也斯在七十年代著作找房子的人,表述了香港人在香港建立家的困窘。九七後,沿湄公河尋找杜哈絲中的史提芬,找房子找到越南,內心依然有填不滿的空洞,箇中感受,絕對是香港人的同感;濠江殺手鹹蝦醬的殺手阿璋捉姦變姦夫,偷情的步伐令他與情人只能進食前菜,共晉正餐變成無法企及的奢望,充滿黑色幽默的荒誕感,是對香港黑幫電影的回應,同時是找房子心態的後九七變調之作。這本書雅俗共賞,十二道菜式不分中西,各具特色,學術文化與大眾趣味共冶一爐,這是入得中學大學、出得本土海外,香港後九七作品的不二之選。」

——黃勁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