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在異國看見自己的城市

龍美童的電車叮叮駛過城市不同的角落,駛過一頁一頁的書,從昨天駛到今天,長留在我們的記憶裏了!

從本鄉三丁目坐車到茗荷谷,我去畫家家裏看畫。茗荷谷,一個美麗的名字,茗荷令人想起日本食物的前菜,村上春樹筆下的阿綠曾跟她姊姊搬進這區一所公寓,當你走過這些幽靜樸素的住宅區小路,又彷彿回到更早的夏目漱石小說中的場景,而其實,只有當你認識了住在這裏的人家,當你在他們家作客,然後一個美麗地名才對你有了具體的意義。

我跟在畫家丈夫背後,穿過小路,來到花園的門口,走上樓梯,來到畫家的客廳。是夏天,我們喝著冰涼的綠茶。美味的魚生,唔,這是魚參魚還是鯖魚?說著,主人又端出了鰻魚飯。這幾天剛好是吃鰻魚的日子。

回看香港的新角度

還沉迷在一些日本事物的細節中,但見畫家向我們展示她的新畫作,她快要出版的新書—叫大家感到意外的是,畫的全是香港的電車!

好像你舉起照相機,從觀景窗瞭望異國的風景,不料卻看見了你自己的城市。

是的,龍美童自從多年前隨做生意的丈夫來到香港,就愛上了香港這城市,尤其對電車情有獨鍾。她從不同角度拍了照片,回去反覆細畫—彷彿是在回味珍貴的記憶、反覆摩挲心愛的紀念品—畫成一幅又一幅畫作。她已經出版了兩本畫冊《電車》(The Trams)和《天堂的重量》(The Weight of Heaven),都是有關香港的。近月她正在籌備的第三本畫冊,《電車的日子》(The Tram Days - Only Yesterday in Hong Kong),則是回到電車的主題,重畫、擴充、變奏,畫出了新的作品。

這位來自日本的畫家怎麼對香港的電車這樣感興趣?

問題未必一下子找到答案。但翻看她的畫,卻給我們這些來自香港的人一個回看香港的新角度。

有時確需要一對異鄉的眼睛來提醒我們太熟悉的現實。龍美童的電車,駛過熱鬧的春秧街街市、跑馬地的教堂、上環的老舖。它經過幼稚園、建築地盤、遊樂場、舊式唐樓、士多、蔬菜市場、新式七十一便利店、銀行、藥廠、老人護理中心、殯儀館。

從美麗的盆花和樹叢中瞥見、被建築地盤寬大的布蓬所包圍、在熱鬧買賣的街道的遠景露面、在轉彎處與舊樓打個招呼,把影子投在拉上閘的舊貨倉上。

龍美童的電車並沒什麼奇特,特別的是她留神觀看的細心。

不是批判的角度,不是一個歌頌的宣傳,是平常心、靜觀、帶給我們平常的細節。

殯儀館的花牌,屋背的起重機、海面上的垃圾,這些也可以入畫嗎?正由於她帶著愛意的觀察,它們也變成她的心象,成為一幅幅畫作了。

以愛心描畫的:那些街道的呢喃,那些靜夜裏廚房裏的光澤,那些紅白藍膠袋摺成的圖案。像流浪的貓兒,這城市隨處可見的意象無人撿拾,誰去收容就是誰的。畫家投入她的感情,留神照拂,它們圍繞在她膝下,在她餵食的手邊活轉過來,在充滿記憶的靜夜向她低語。

我來到東京的街頭,看老一輩小說家寫過的下町街頭,遙想江戶時期的風俗,又去看我的學生和兒女感興趣的今日的原宿、新宿、澀谷街頭的文化。我想了解到底是什麼吸引了香港年輕一代對日本流行文化這麼沉迷,但到處五光十色,我也給迷住了。我在街頭走來走去,覺得很有趣,我正在學習每天搬床鋪,研究如何處理垃圾,記清楚地下鐵路路線。我想看人們喜歡怎樣的食物,出版了什麼新書,大家怎樣生活和消閒。我想去旅行,看看不同的城市。沒想到卻先碰上一位熱心繪畫香港電車的畫家。我們看進對方的鏡子裏,卻意外地看到自己的形象。

我問:你喜歡香港什麼呢?

她覺得香港的事物沒有那麼統一,有各種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在那裏互相抗衡。香港的階級性仍存在,卻沒有像日本那樣隱藏起來不易改變,人事流動和變通的能力較大。我明白她的意思,儘管說不定也有許多人以為這種雜亂和不穩定是缺點呢!

作為一個藝術家,她的角度成就了她的藝術。她指著一張從上面俯望高樓間狹小空間的畫作說:在日本就沒有這樣的天井!我們跟隨她的視線觀看,然後看見我們平常居住的屋宇也有它獨特的地方。

電車:一個留神的焦點

過去香港宣傳自己,往往喜歡宣傳它跟其他城市相似的地方(宋城、舞獅、大佛、迪士尼樂園、蘭桂芳),這位畫家取景的注意力卻從這城市獨特而儘管未必為其他人大書特書的地方開始:食肆後巷的紅色膠盆和待洗的碗碟、大廈外面的金屬喉管、修路的鐵欄和布蓬、違章建築雜物砌成的圖案、圍牆上豎起染色的碎玻璃、狹小廚房爐頭煲與鑊的光影、街角翻倒的竹籮與散落的蔬菜、路邊小販出售的青蛙與烏龜。前者是既定的景點與美感,後面這些是留神觀看的藝術,待發現的美。

我們也看到畫家的變化,從早年帶著童心點描電車,到《天堂的重量》時繪畫有了更細緻的變化,好像更見出那觀看的眼睛,那影響我們觀看的角度與光影。現在繞了一個圈再回來,更成熟地繪畫電車。她找到了電車,一個留神的焦點。

她問:你到東京來尋找什麼呢?

我嘗試解釋,說了好久,也不知道說明白了沒有!

最後我笑道:不過我還沒像你這樣找到我的「電車」!

《信報財經新聞》副刊.文化.書評 P28   2003-11-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