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怎樣可以通過別人的框架去說自己 ?

xx:



       在紐約的時候 , 我們屢屢談到香港的問題。從事電影、舞蹈和戲劇的朋友
, 好幾次聚在那所簡陋的臨時寓所裡 ,跟台灣和大陸的朋友爭論 , 跟美國的朋友爭論 , 其實我們自己也各有不同的看法 , 最後往往也是爭論不休。星期一晚上往傑信教堂看跳舞
, 散場後在但丁喝咖啡 , 還是高談闊論 , 說個沒完沒了。「香港 」 變成一個永遠說不完、永遠說不清楚的話題。



 



  回來後去看《浮世簡》 , 主要也因為它是在談香港。我本來想說「它是在說一個香港的故事 」, 但回心一想 , 我不知它是否可以說是在說一個香港的故事 ,
它是在談香港倒是可以肯定的。因為它是在談香港我就去看了 , 這也可以見出我們大家的情意結 : 「香港 」 總是個一直想去說又不知從何說起的問題。



 



  我對這電影的反應是複雜的。我且試試看是否可以說得分明。我第一個反應是這電影對香港的問題說得太流暢了。 這當然是因為陳令智飾演的雜誌編輯敏貞 , 寫信給麗芙﹒烏曼分辯香港的問題。這電影部份用了書信的形式。電影中使用文字 , 是有一定需要的 , 而編導陳耀成
, 寫過《夢存錄》的影評人 , 對文字亦有一定的修養 , 可以在電影中編出說理明白的信。所以我的意思並不是說電影中說話太多 , 對白太 文 , 或像某篇訪問裡暗示說電影節放映時英語對白令人覺得太難深那樣的意思。



 



  我並不反對在電影裡說話。電影用書信的形式亦有先例 , 高達的《給珍的信》玩了書信形式 , 杜魯福的《祖與占》和《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英國電影《查寧路八十四號》
, 都擅用了信的優點得體地穿插在電影裡。在文學的體裁中 , 本來就有書信體 (epistolary) 小說。但要擅用這體裁 ,大概不能不注意書簡的特色
, 發信人與收信人的關係,傳達
感情的信號與觸媒 , 以及是在甚麼文化脈絡之下進行這種溝通 , 這在雅克慎 (Roman Jakobson) 談傳意的六種條件中都說過了。導演用書信的形式是好主意 , 但在這方面又好似並未細心照顧。



 



  在電影裡 , 正是由於不滿西方的人權分子 / 女演員麗芙﹒烏曼就越南船民問題引起對香港的批評 , 陳令智飾演的香港
女編輯敏貞才會寫起信來 , 代表香港人向她抱不平 。 信裡說的 , 正是香港的問題 。 電影沒有細想的卻是 : 由「我 」 寫信 給「你 」 , 「我們 」 其實是誰
? 「你們」又是誰 ? 以及「我們 」 「你們 」 是處在怎樣的一種文化與權力關係之中 ? 用甚麼言語、甚麼喻意體系去溝通 ?



 



  信裡說「香港 」, 但正是香港這地方 , 令每個想輕易說「我們」的人 , 禁不住要反省 : 也許「我」不代表「我們 」? 《浮世簡》欠缺的 , 正是在代香港發言時欠缺了對香港的認識 , 忽略了香港的複雜性 : 香港是由許多不同的東西構成、香港並不是一個如此可以暢言的貫徹的主體



 



  當電影的言談述說香港不易了解 , 鏡頭連忙去拍攝陋巷的畫面 , 好似唯恐被人認為不認識香港 , 連忙呈現認為是道地的能代表香港的東西。但當我們閉上眼睛去想電影裡的香港
, 留在我腦中、印象最深刻的 , 可能是這樣一個畫面 : 男女主角坐在山坡上 , 女主角戴一頂漂亮的洋裝帽子。事實上這是在海報或廣告上出現的畫面
, 我們必須承認 , 這是我們很少在香港見到的畫面和打扮 , 整幅畫面 , 像是從日本電影、或是法國電影裡出來的
・・・・・・



 



  我不是在說寫實的問題。觀眾的哄笑 , 令我們猜度那個新界雜貨店老闆般的老父 , 如何可以生出陳令智這樣的女兒 ? 問題不在像不像,我是想說
: 以為香港是個中西混雜的地方 , 就用一個混血的演員代表香港 , 那本身已是一種概念化的想法 , 不是一種實際令人信服而感動的比喻 。



 



  我當然也不是對陳令智有意見 , 她是個可愛的演員 , 問題是當她背誦編導安排她背誦的、那種幾乎是高中女生參加校際辯論比賽那麼流暢而修飾的英語時
, 我們喜歡她之餘又覺得有點尷尬 : 她到底是代表那一種香港人才會這樣說話呢 ? 是代表英語教育的典範 ? 代表香港旅遊協會
? 香港政府 ? 還是代表雜貨店老闆那樣的父親 ? 那些優美的布景之間
無法存在的普通香港人 ? 我無法下定論 , 我只想說其實有許多不同類的香港人 , 而他們可以是彼此矛盾的。



 



  最大的問題 , 我想 , 當然是以為香港是一個貫徹的主體 , 可以由一個完整的主體去滔滔而談 。 正因如此 , 儘管導演偶有佳句、演員並不惹人反感 ,
我們還是感覺信件太修飾、太經營、太像老師會打上高分數的英文作文 , 而不像一封由衷的信、從迷茫中整理出來的思考。



 



  一封信 , 由我寫給你 , 我如何能不思考我是誰 , 你又是誰呢 ? 現在我們看這封信 , 不光是由於急於向「你 」
分辯 ,所以沒有想清楚「我」的矛盾 ; 也由於急於肯定自我 , 所以又沒有看清楚我與你的分歧。屢次說到「你」演的的褒曼的電影 , 顯示我對「你 」 的熟悉 ,
但電影中顯示的愛情 , 卻又正見出與褒曼圓熟深刻寫情的電影的一種距離。不認識差異 (difference), 我們如何談文化身分呢 ?



 



  《浮世簡》公演時改名《浮世戀曲》。這兩個名字 , 也代表了電影的兩個方面
: 一是寫信向麗芙﹒烏曼分辯 , 一是兩對男女的戀情 , 最後都是殊途同歸地說到香港的問題。書簡和戀愛都牽涉溝通 , 導演處理強調了「同」 , 我卻想到了「異」。



 



  若說在書簡形式上 , 令人想起高達等人的法國電影 , 那麼《浮世簡》欠缺的 , 又正是高達等人的辯證思想與現代感情 。 它的聲音與影像完全同步 : 語調始終這麼鏗鏘 , 視覺在後面緊隨 , 沒有猶豫和空隙、不安的沈默、刀割的矛盾。作為書信 , 它的語調更像一篇公眾的發言 , 而非私人的溝通。高達這樣的現代
/ 後現代主義者不避展示個人視覺的局限與矛盾 , 而且通過個人的局限與矛盾檢視影像的權力、政治的吊詭。陳耀成對香港問題發言 , 時有令人共鳴的佳句 , 但在對外分辯之餘
, 卻也壓抑了分歧 , 把香港現為一個整體 , 相信可以為香港尋找「一個 」 公眾的發言人。



 



  在戀情的處理上 , 因為影片的引喻與指涉 , 我們亦不能不想起英瑪﹒褒曼 , 與 , 烏曼關係深遠的那位處理戀情的電影大師 。 但若這樣一比 , 陳耀成對「
戀曲」的處理 , 尤其對女性角色的塑造 , 就分外顯得淺弱了 。 顧美華飾演的文嫻這個角色 , 本來應該是個成熟的女性 , 但現在看來 , 這角色卻寫
得完全欠缺感情的成熟。她被塑造成終日鬱鬱寡歡 , 而黃耀明等人就不斷勸她不要這樣不開心 。 她竟然可以小器得看見他跟另一個女子說話就生氣 , 外國人問他是否她兒子就惹起大激動
, 以致動不動就鬧自殺。這樣的情節安排實在並未寫進深愛的纏綿、感情糾纏的痛楚 , 僅呈現了一些幼稚而激情的姿態而已。電影當然可以探討感情上不成熟的角色 , 只是我們看不到探討的距離
, 看不到整體上有更深更廣的感情的幅度。



 



  以褒曼的感情幅度來要求一個導演的處女作 , 是不公平的。我無意這樣做。但在編導為敏貞所寫的對白中 , 處處顯示了對褒曼、對烏曼的熟悉與認同。我想指出的是 : 儘管這電影在主要的兩方面 , 都強烈地認同了西方現代電影 , 但正是在這兩方面 , 同時無意中顯示了與西方現代電影的歧異。



 



  我這樣說 , 並不是要貶低這部電影、或者其他香港的電影。我想說的 , 毋寧是一種認識問題的方法。這電影看問題是看「同 」 的一面 , 它塑造的敏貞的角色覺得可以代表香港人發言
, 它眼中的香港是齊同的 , 是大家可以沒有疑難地認同的 ; 另一方面 , 這電影又覺得可以沒有困難地認同西方的電影、導演和演員。我覺得問題正是在這裡
: 正是在它表示認同 , 追求認同。而沒想到 , 要探討文化身分 , 正是得從歧異說起。



 



  這電影的問題 , 也許正在它泯滅了歧異。陳令智與馮建中的歧異 ( 有人打死也不覺得他們可以是一對戀人 ) 、與她父母的歧異、或他們與其他香港人的歧異呢
? 當然顧美華與黃耀明年齡的歧異是提出來了 , 或他們與父母的矛盾也有 , 但卻是以表面的鬧劇方式處理 。 若處理歧異只是如一對異國戀人對峙站在路上那樣突兀 ,
那也只是一個生硬的譬喻吧了。兩對戀人捉到移民他國時 , 對他人的文化流露了背人的無知 ( 如只說澳洲的太陽令人患皮膚癌等 ) 對歧異的本質沒有深究 , 容易簡單地否定異已
, 或者只見相同。



 



  因為只看相同的一面 , 所以片中最主要的外國人角色也是一個能認同香港的外國人 , 像葉錫恩那樣的人物 ,
在香港無數外國居民中是一萬人裡面也找不到一個的。事實上歷史的發展 , 令後來帶著新聞觸覺來觀賞這齣電影的觀眾 , 更無可避免地要想起葉錫恩在九0年代中葉香港的尷尬身分 : 善
意地認同中國人的外國人在這歷史時刻扮演了大家無法預料的奇怪角色。強調了她對香港的認同和承擔 , 恐怕也就不免壓抑了實存於中國人和外籍人士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了。有甚麼理由令我們相信
, 十九世紀荷蘭藝術家梵谷的耳朵的故事 , 可以毫無困難地轉化成為一個香港的寓言呢 ? 而又有甚麼可以說服我們 : 簫伯納樂觀的「東與西終有一日會平等相遇、和諧共處
」 的說法 , 可以從目前的狀況下發展出來 ?



 





  電影裡有很多引言 , 有很多借用別人框架的思考 : 崔健的音樂、卡爾維諾的小說、英瑪﹒褒曼的電影、梵谷的畫、蕭伯納的言論、葉錫恩的自傳
; 但正因為只見其同 , 反而說不出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了。從這方面看來 , 核電美人之舞以及之後一段卓妮口述與英國領事館交涉的令人沮喪的備受歧視的過程 , 反而本來可以打開一些空間去思考差異。可惜很快又被他人的引言和思考的框架阻塞
, 無法再進一步深思。
後殖民的自覺 , 似乎不僅在以為自己能開口說自己就可以
, 還要自覺敘說的言語和思考的框架如何屢屢早被浮染和侵吞。當你以為你在說著自己的時候 , 很可能還是在說著別人的話呢 !



 



  我為甚麼要寫這麼一封信呢 ?
寫給在紐約的你 , 或者又回到了紐約的陳耀成君 ? 本來我們之間認同的東西是那麼多 , 我們的背景、我們喜歡的電影、關心的問題 , 都其實可以把我們拉在一起。但我一提起筆來
, 不知為甚麼 , 竟又先說到了「歧異 」 。這又是我的老毛病了 , 我也不知該怎麼說 , 我只能說 , 也許 , 只有通過認識彼此的「歧異 」 ,才可以達到再進一步的溝通
・・・・・・



 



                 原刊《星島晚報》「電影與文化 」 專欄 ,       



                    一九九二年七月二日、三日及五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