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瑞士山林傳說到香港故事


  日前沙田圓洲角塌樹,擊斃騎單車經過的市民。近年城市裏樹木常有枯死,或由建設工程而影響生態環境,樹木也直接間接遭受伐害。忽略樹木不僅是生態環境的悲劇,正如這新聞宣示:也是密切相連的人文悲劇。
  要想到跟香港式士敏土森林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家或會想到瑞士。大家會想到皚皚白雪、潔淨空氣,或是高山上的牛鈴與號角。但可也想到,清潔明淨的瑞士,近年由於遊客增加,地球氣候變化,也有冰山下墜,響起環保警號的問題?

  蘊含豐富文化符號


  最近幾年,由於文化交流的關係,數次到訪瑞士,也有機會看到被廣告描寫定形以外的瑞士;巧克力、鐘表以外的瑞士文化。其中較深刻的一次,是數年前在蘇黎世大學,為研究生作一系列演講,以電影與文化為題,探討都市與大自然的文化、國族、性別,與身分的文化反思。學期結束,到山上研習一星期,更特別叫我體會到瑞士的自然特色。
  那研習周節目特別豐富。早上起來吃早餐,先由洪安瑞教授(Andrea Riemenschnitter)和我負責講專題,然後出發去行山,走上兩小時找個好地方坐下來由同學做報告,再走路去吃中飯。吃過飯再走路,同學做報告。晚上回到旅舍大家一起看電影,一起討論。既有充分學習,又有旅行雅興;既有頭腦的體操,也有身體的鍛煉,真是難得的機緣了。
  我當時講電影,包括了胡金銓的《空山靈雨》和《山中傳奇》,電影裏包括了儒道佛的思想,又改編宋人話本、佛門傳說、明史紀述,蘊含豐富的文化符號。
  《山中傳奇》貌似奇譚,卻是轉化古典小說中的志怪傳統,融匯傳統山水繪畫與戲曲。傳續志怪,又在自然環境中展開,與傳統思想相涉,那眼前瑞士的崇山峻嶺,一定也有它的文化,以傳說、音樂或文學的形式流傳。所以我們建議漢學同學,不妨試以中文漢語,述寫瑞士山林傳說。
  我這外來者在山林漫步,與繫鈴的老牛狹路相逢,或是聆聽遙遠的長笛,欣賞山林間霧靄氤氳、秀木奇花,聽到的傳說特覺動人,覺得這樣的故事正該是產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中。
  想到這些故事對其他跨越文化的旅人許也饒有意義,所以便想到把傳說編輯成書。我們在序文裏嘗試把過去的傳說連起今日跨文化的生態,亦兼及了瑞士電影如何呈現阿爾卑斯山過去和現在的形象、中西的山水和志怪的傳統。
  我們很高興當代瑞士畫家茱莉史泰拿(Julia Steiner)做了插畫,香港的MCCM出版社做了漂亮設計。雖然找不到贊助邀請畫家來港做展覽,這書終在香港推出,作為編者的洪安瑞和我出席了上周在香港大學的新書發布會。
  我過去喜歡閱讀中國的神話和傳說,閱讀瑞士的山林傳說,也得到很大的樂趣。山精靈不一定兇悍,或是長鬍子的小矮人,專門幫助農夫解決難題。倒是一般人的貪婪、好奇、虛榮而炫耀,與他們的相遇,令他們逐步消失。
  這些傳說都很樸素,沒有奇觀,更多是日常養牛製乳酪的家常。

  創造一個動人歷史


  在《麵包乳酪吃不盡》的故事裏,小矮人教他一個圓麵包和一塊圓乳酪如何永遠夠吃,結果農夫家裏宴客,請朋友來熱鬧,通宵達旦,把葡萄酒喝光,把麵包和乳酪吃剩殘屑,從此魔術也就破除了。故事裏都沒太多異類的邪魔,精靈也不過是借以昭示人性中的善意與劣根。
  傳說總離不開文化。傳說裏處死的兩種方法也是瑞士獨有的:一是跳進沸騰的牛奶裏;一是吹阿爾卑斯山的號角直至不能呼吸。
  很多故事都會提到瑞士不同山區的民情,像日內瓦湖的快樂之舟。若你知道傳說,旅行時也會快樂一點。像牧輪曲的來源:傳說用來解釋現象,創造一個動人的歷史。
  我讀這些故事,特別喜歡其中天真的語氣、未帶成見的世界觀,用第一次的新鮮眼光看世界。所以編輯校訂同學的中文寫作,也並不要把文字弄得更典雅更成熟。除了補充必要的錯漏,我還是順原文想保留新鮮的想像,甚至跳躍的事,只要讀得通便可。
  像故事裏說,製造好的瑞士乳酪,除了要有好的奶牛、好的師傅,還得要把瑞士山林連同香草搬過來。文化交流似是愚公移山的工作,但也不一定要整座山移過來吧。看看別人的例子,也可以叫我們反省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山林?出版《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傳說》的MCCM出版社,打算聚集更多人去說香港的傳說、香港的故事。星期三(六月二十三日)下午,先找來了雄仔叔叔在藝術中心開始。我等聽他怎樣說香港的故事呢!
  作者簡介
  也斯,原名梁秉鈞。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職為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詩、小說、散文及評論三十多種。小說集《布拉格的明信片》及詩集《半途》獲第一屆及第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文、圖:也斯

《星島日報》,E07,2010年6月2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