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白茫茫的霧裡前進 , 一時看見前面的路 , 一時又看不清楚了。正在說生態問題 , 又有人說到三峽要築水壩 , 司機小朱回過頭來說 : 水壩不能建啊,下游的魚都要走光了。眾起鬨 : 小朱也是生態專家呢 ! 正在笑 , 有人叫起來 : 危儉呀 , 不要跟司機說話吧!
遊遍都江堰 , 小朱帶我們到附近的小飯館吃飯。又是白果雞又是糖醋黃魚 , 又是鹹點又是甜點的 , 大家吃個不亦樂乎 , 都說小朱懂門路 , 這兒的菜比大酒店的還好呢。現在做他這一行是最吃香了 , 收入好 , 旁邊的人又告訴我們 , 有些女孩子最喜歡嫁司機和醫生呢。
市集都熱熱鬧鬧的。實光寺外面 , 沿路擺了兩列攤子,賣籐編的籃筐、竹造的衣架、各式各樣的玩藝兒, 後面食舖灶頭冒煙 , 人們低頭吃麵。我們沿路走 , 看掛起的豬肉 , 籃裡的棵棵青菜。 轉角那兒有人坐在露天地方剪髮 , 旁邊圍了一群看熱鬧的人。路邊有人賣揮春 , 寫好的紅紙擺滿桌靠滿牆 , 把家事與國事相提 , 把四化與長征的道路並論。滿街人 , 摩肩接鐘 , 走過一個書攤 , 探首一看 , 只見都是武俠小說、偵探小說、花花綠綠的雜誌、翻印的瓊瑤。隔不遠又有一攤 , 可惜也是瓊瑤。
但在花花綠綠之外 , 也有人出版比較認真的書。晚上回來碰到一套叢書的編輯 , 那套書以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新思潮為主 , 我們在香港都看過了。原來他們有幾十個編輯 , 有些在國內 , 有些在國外 , 比較自覺地約稿組稿譯稿 , 齊心想把叢書搞好。
看他們出的幾批書 ,感覺到是有心人在這個紛亂錯綜的現代化過程作出的種種反思 ,看到現代化不光是物質 ,還需要開闊的思想支援調節。他們一方面放眼世界 , 看西方社會、科技、經濟、美學各方面的發展和特色 ; 一方面思考中國現代化過程遇到的種種問題。從他們選擇評論的近代人物 ,如梁敢超、嚴復、張元濟等 ,可見其關心思想、翻譯、出版等文化工作如何在轉折階段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還發表國內中青年學者現階段的研究著作 ,如回頭探源去分析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 以及通過與其他古老文化的比較以透視中國文化等。叢書現在才出了三十多本 ,還是在起步階段。介紹西方思潮方面還可以更廣泛更深入 ,而在引介在西方本來亦引起爭論的威爾遜的社會生物學或佛洛伊德的心理學時 ,還可以有更詳盡的評論配合 ; 在討論中西文化的比較方面 , 目前做得仍嫌簡略 ; 用科學方法討論文化 ,也不是沒有不周全之處。但值得注意的是 , 類似的叢書逐漸多起來了 , 也引起了更多的反響。在花花綠綠的書叢中 , 彷彿也打開了幾扇明亮的窗子。只望驟來的寒流 ,不會迫使這些窗子又再關上就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