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錄像個體戶的隨想

  一九九三年暑假 , 一位朋友來找我 , 想把我一首詩 < 北角汽車渡海碼頭 > 拍成錄像。朋友是唸電影的 , 對紀錄片有興趣。說起來 , 我們都很喜歡法國電影《六個導演眼中的巴黎》
(Paris VuPar...), 那電影六個片段由六個導演來拍 , 每個片段集中在一個地區 , 各有一個獨立的故事。故事裡有人物 , 但每個地區也同樣是個主角。尚.杜哲拍的片段發生在藝術家聚居的
St-German de Pris ,那片段的故事也嘲弄了外
人眼中對法國文化區的種種定型想像。「真實電影」的尚.盧治拍 Gare
du Nord 的片段 , 則用仿古口紀錄片的手法拍窗外、 地盤動工時的吵鬧 , 一邊襯托虛構的劇中夫婦的劇烈爭吵。



 



  我自小在北角長大 , 搬來搬去 , 住過不少區 , 也看到它種種變化 , 一直就很想做一些紀錄的工作。現在有這樣的機會 , 我們結果就一起合拍了一齣錄像
, 從北角汽車渡海碼頭開始、從紀錄開始 , 結果也發展成一齣混合看虛構情節的錄像了。



 



  我小學五年級搬到北角。小學就在春秧街一幢房子的樓上。春秧街是街市 , 老是濕漉漉的 , 擠滿買菜的人 , 沿街都是賣肉或賣雜貨的店鋪 , 擺賣的攤子擺到馬路上去。電車從路中央叮叮響著駛過
, 一條馬路好像沒剩下多少空間,盡是晃著來往的人的臉孔了。



 



  上海人四九年後移居香港 , 最早多聚居北角 , 所以北角 也有「小上海」之稱。我最早搬到北角 , 對於賣上海食物的南貨鋪 , 覺得很好奇。還有就是黃昏時小館子剛煎好生煎包
, 傳出誘人的香味 , 引來了食客在門外排隊。附近還有幾家西餐館 , 最大的溫莎俄國菜館 , 有包裝精美的巧格力和新出爐的麵包。對街有華納鞋店、造寸服裝店、雲華洋服店
,還有蘭心照相館 , 後來聽說似乎張愛玲也在那裡拍過照 。 同 樣高檔的茶樓有雲華和麗宮 , 總帶著一股「高檔」的冷氣味兒 。 皇都戲院原來叫璇宮 , 我依稀記得很早在那兒看過魔術表演
, 後來變成專演西片的電影院 。 另外一所電影院是都
, 我記得它最平演黑澤明的新戲《用心棒》、《穿心劍》 和《七俠五義》
, 那些劍俠一個個出手像閃電一樣 , 嗖的一聲就把敵人刺倒在地 , 叫人看得十分過癮。



 



  我搬到北角的時候 , 同學裡有上海人 , 也有不少福建人。北角已不全是上海人的天地,住的地方附近愈來愈多福建人 , 有時也看見塗著厚厚白粉的婆婆在鋪裡買麵線。我後來也在北角吃到福建菜、潮州菜和客家的東江菜。我自小已經發覺北角吃東西的地方很多
, 電車站附近一所賣蝦腦麵的粥麵店變了皇上皇 , 冬天賣腊腸 , 夏天賣雪糕。夏天的夜晚沿街有人擺賣舊書 , 既有翻釋西洋新知的通俗雜誌如《西點》 , 我也買到早期的文藝雜誌如《文藝新潮》。我對食物和文藝的多元口味
, 大概是從小在北角培養出來的。



 



  隔了這麼多年 , 每次回到北角 , 都覺得它愈來愈擠迫 , 舊舖拆去 , 像夏蓮那樣優雅的咖啡室已不存在了
, 只剩下喧嘩的金舖和「東方紅 」 。有位詩人朋友在金舖工作 , 他生動地說起打劫的經歷 : 他們全蹲了下來 , 子彈就在頭上橫飛。
另一位詩人朋友開計程車 , 得了病 , 我們說起只有黯然。離開大家興致高昂地寫詩的七0年代已經遠了 , 何況童年那些幽靜的歲月呢。



 



  我帶著攝影鏡頭回到北角 , 有點不知從何說起。鏡頭跟隨電車搖晃著從北角道轉進春秧街 ,
拍攝菜市場擠迫的人群 , 拍得出這地方和我自已經歷的種種變遷嗎 ? 在老豆腐店裡鏡頭搖上牆上的標貼 , 拍得出那些滄桑嗎 ?
我的鏡頭不好意思在人家的臉上久留 , 怕唐突了樸素的街坊。我在這裡長大 , 離開了又回來 , 但眼前新的現實屢屢挑戰我原來的記憶了 。 被訪的美食家說他已不去春秧街
, 而是到市政局建的新街市買菜了 , 於是我們的鏡頭又越過過去大排檔聚集的糖水道、越過舊郵局、乘著自動電梯踏上新的市場
・・・・・・



 



  在想我們需要不只一個角度 。 剛好兒子以文從外國回來過暑假 , 我們找了他跟 浸會電影系楊健同學合演一對年輕男女角色 , 從他們的故事帶出這個地方的故事。以文小時我們住在民新街
, 在北角的另一邊 , 接近
魚涌那兒。我們在家中編《大拇指》,樓下卻剛好是個廢紙工場,真是諷刺 ! 以文上學的小學、打籃球的球場、以及愛吃的東江店裡的鹽焗雞 , 自然都仍在,只是幾年不見 , 對他來說 , 好似也變成歷史了。



 



  我們借一對年輕人的故事 , 嘗試帶出北角的層層歷史 。嘗試去觀察它現在的變化。拍好了以後在藝術中心夏令營的「香港視覺探索
」 放映過 , 還有就是私下放給朋友看。想不到原來不少朋友都在北角住過。想來這也是錄像這媒介的奇妙之處。我們平常喝酒談天 , 很少談到彼此的童年、談到我們成長的環境、甚至我們現在生活的空間。但錄像作為一個比較親切、比較直接的媒介
, 容易在觀看之餘 , 引起直接的溝通。朋友看完錄像 , 大家七嘴八舌補充了不少有趣的細節。




  於是我們再拍一輯《北角渡海碼頭》 , 這一輯訪問了不少朋友 , 如李家昇說起他父親過去的影室在英皇道 ,
他在北角開始學攝影。馮美瑩說起小時母親帶她去金鋪 , 店員給她一塊小金讓她拿著玩。學鋼琴的她記得琴行街的琴行。搬到北角幾年為了方便在明報工作的尊子和陳也說起他們遇到的種種趣事 : 包括附近空地上種種式式奇怪的攤子 , 有一次大火後有人把水濕了的幾百個大小不一的胸圍攤在空地上擺 賣。叫賣的聲音不絕 , 我們經過他們住所附近的馬寶道
, 聽見連綿不斷的廣播 , 用各種方言 , 說著搬遷在即、徹底減價的訊息 。 舊衣服堆了滿坑滿谷。過了許多天 , 明天鐵定要結束的說法還是說下去。那些降價求售的生意好似是永恆的。



 



  五0 年代生活在香港的上海前輩作者一定想像不到今日繽紛吵鬧的北角吧 ? 我把五0年代詩人馬博良 ( 馬朗 ) 所寫的一首〈北角之夜〉找出來
, 植了字重疊在電車所經過的一段英皇道的影象上面。那兒過去是夏蓮咖啡店舊址 , 我跟詩人喝過咖啡的地方 , 現在是一個不知在建築甚磨的建築地盤。春夜的小銀駒那樣的意象離我們愈來愈遠了。



 



  走過六七年發生事故的「國貨公司 」 、近年傳統劇團來港演出的新光戲院、走過舊衣攤和新樓盤的馬寶道、星馬泰餐廳、街坊福利會、福音堂和文娛大會堂 , 我們在一個星期日再一次走近北角汽車渡海碼頭
, 然後驚訝地發現 , 原來在星期日 , 這兒的空地現在聚滿了休假的菲律賓女備。〈北角汽車渡海碼頭〉詩最後一句說「來自各方的亭子在這裡待渡 」 ﹒一代又一代不同的種族和籍貫的人聚居在北角
, 輪流
上場 , 扮演了他們過渡的角色 。



 



  我們剪接完了 , 但我們不敢說自己真正紀錄了北角。用了馬朗的詩 , 那就是紀實嗎 ? 恐怕不是 , 是我隱約假想詩中那段夜景
, 跟當年那一段略有關吧了。文字與影象並置 , 甚至也不是作同樣方向的說明 , 而是突顯了參差呢 ! 今昔之比、浪漫抒情的修辭與破碎凌亂的現實相對 , 也調侃了「懷舊
」 了 ? 剪接時重看拍下的片段 , 其中有年輕一代的游靜開我們玩笑 ,假作接受訪問大談她沒經歷過的北角。我們想正好用來作結。鏡頭正是帶出了選擇和安排 , 剪接正是一種重新結構的方法
, 一面嘗試紀實一面反省了紀實也同時是一種構思和整理的過程。



 



  香港近年的錄像作品主要有兩種 : 一種是「錄影力量 」 他們比較關懷社會的時事問題紀錄片 ,
另外一種是比較風格化的個人藝術實驗創作。我其實很希望看到兩者可以結合。 近年大陸和台灣電影偶然滲入紀錄手法都有可觀之處 。 張藝謀《秋菊打官司》的現世背景和處理手法減輕了《大紅燈籠高高掛》那種高昂而風格化的國家寓言所帶來的獨斷看法。
候孝賢的《戲夢人生》好似比較散漫 , 但其中戲夢的虛構與人生的紀實 , 其實又有不同程度的對話 。



 



  在藝術中心看了張元拍的《北京雜種》 , 我本來感興趣的 , 是它也想把紀錄與劇情混合的嘗試 , 看了卻覺得可惜並不成功 。 其實紀實式的拍法,從中國電影的脈路來看也很有意思。中國大陸過去的主導想法是以寫實為尊。這種想法本來是應該鼓勵記錄片的。事實上
, 紀錄片大師伊文思的《愚公移山》就是在文革時得到政府支持拍攝的 , 也取得極好的成績。但另一方面,紀錄片又會被認為是危險的 , 擔心它會帶來揭露性與顛覆性 ,
如文革時對安東尼奧尼的《中國》的猛烈批判又是另一個例子。而令人深思的是 : 即使是紀錄片大師伊文思,他晚年的《風的故事》雖然仍是對中國充滿關懷
, 卻是遠離了寫實的紀錄拍法 , 甚至質詢了強調寫實的主導意識帶來的問題。



 



  在文學方面 , 儘管三、四 0年代已出現了一些有觀察有文采的報道 , 如沈從文和蕭乾等作品,後來從徐遲到劉賓雁的報告文學還免不了是主題先行,即使充滿澎湃的正義感,卻未必有從容探索現實諸貌的餘暇。新一代如張辛欣的《北京人》受到美國口頭採訪實錄的《工作》等書衝擊 , 在言語上有所突破 , 實況探錄在觀念上的突破卻未算徹底。



 



  一九九一年北京的電視紀錄片研討會上 , 出現了吳文光的《流浪北京──最後的夢想者》 , 拍攝幾個青年流浪到北京的波希米亞生活 , 特別的地方是導演在入十年代尾再訪問他們
, 見出離去的迷惘 。 樸素的人物紀錄 , 也未嘗不可以側寫一個時代。紀錄片需要的 , 大概是一種對實況的關懷與好奇、一種先不作結論的細察眼光。這樣來看《北京雜種》總覺浮光掠影
, 自我放縱的獵影有失分寸 , 男性中心的主觀 處處浮現 , 結果既缺乏深入的觀察 , 也沒有對照與反省。最後的結局來得牽強 , 彷如崔健歌說 : 「我想唱一首歌包容這裡的一切 / 可是我的嗓子卻發出奇怪的聲音」



 



  近期看到中國大陸的紀錄片 , 尤其擔心那種大男性對待女性、或主觀去批判他人的態度 , 這在張元的作品見到 , 即使在溫普林、段錦川導演比較樸素的《青樸》裡
, 導演闖進去拍人拜佛還要追問那女子 : 「心中有佛為甚麼還要唸佛 ?」 這種過份自我肯定、否定他人的態度令人看來心裡不是味兒。



 



  看到別人的做法 , 令自己也會有心反省 。 因為在《北角汽車渡海碼頭》之後 , 我們再拍了一齣有關性別的錄像《中性》 (Androgyny), 作為在大一設計學院舉行的一個探討性別問題的「本男 」 裝置藝術展覽之用 ; 其後我們還為九四年香港藝術節閉幕演出而與城市當代舞蹈團的舞蹈員配合拍了個探討六0年代到現在流行文化中女性形象的錄像。牽涉到真人真事、牽涉到比較隱密的想法、牽涉到與我不同的性別的形象
, 我們在鏡頭後面不能不小心 , 留意如何不致濫用鏡頭的權力、不會歪曲或利用我所拍攝的對象 ( 不管她是一位朋友或是一個地區 ), 而能發展出有意思的對話來
? 在錄影機的鏡頭背後我們只好邊拍邊想了。



                   原刊《信報》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4 則留言:

  1. 北角汽車渡海碼頭是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參展作品,當中有很多有趣的細節。如也斯所言是一部紀錄片,但其實亦有一段淡淡的感情線。手邊幸好有這首詩,也算是文學與電影的改編吧。 北角汽車渡海碼頭       梁秉鈞       寒意深入我們的骨骼 整天在多塵的路上 推開奔馳的窗 只見城市的萬木無聲 一個下午做許多徒勞的差使 在柏油的街道找尋泥土   他的眼睛黑如煤屑 沈默在靜靜吐煙 對岸輪胎廠的火災 冒出漫天裊裊 眾人的煩躁化為黑雲   情感節省電力 我們歌唱的白日將一一熄去 親近海的肌膚 油污上有彩虹 高樓投影在上面貌 巍峨晃盪不定   沿碎玻璃的痕跡 走一段冷陽的路來到這裏 路牌指向笾色的空油罐 只有煙和焦膠的氣味 看不見熊熊的火 逼窄的天橋的庇蔭下 來自各方的車子在這裏待渡   1974/1

    回覆刪除
  2. 「推開奔馳的窗 只見城市的萬木無聲」
    這樣相對的描寫實在新鮮。問一句:城市有萬木嗎?
    「高樓投影在上面貌」打錯字嗎?句尾好像不通。
    [版主回覆07/14/2008 00:17:00]應該是「高樓投影在上面」 多謝指証!

    回覆刪除
  3. 請問也斯這首詩,除了收錄在青文的十人詩選外,有收在也斯自己的詩集內嗎?
    [版主回覆07/14/2008 00:15:00]在《雷聲與蟬鳴》、《梁秉鈞詩選》中都有。

    回覆刪除
  4. 請問《雷聲與蟬鳴》、《梁秉鈞詩選》絕了版嗎?如果屬實那太可惜了。
    [版主回覆07/15/2008 23:01:00]不少香港文學發行做得不太好,市面上比較難見到。《梁秉鈞詩選》算是不太舊的書,也許還可以找到。香港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到的,你可以去看看。我們這兒也會處理《雷聲與蟬鳴》,《雷聲與蟬鳴》我個人覺得很具英氣,是我很喜歡的詩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