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柏林坐夜車往波蘭 , 抵達格但斯克 (Gdansk) 才不過是黎明四、五點鐘的光景 , 已見到工人坐車上班。本來漆黑的天空逐漸透出微明 , 但周圍還只見到幢幢人影。這個團結工會的發源地 , 果然是個勤奮的小城。我們在火車站咖啡店稍歇, 喝一杯熱咖啡醒神。咖啡像是土耳其咖啡 , 沒有牛奶 , 但在黎明這個時分 , 還是帶來溫暖。三杯咖啡價錢是萬多波幣 (zloty) 。付馬克 , 女侍說不收外幣。她跟櫃台那邊的人客說話, 一個小鬍子過來說 :「 要換錢嗎 ? 他在紙上寫下『二十馬克二二萬波幣』。 」 我們根本沒有概念 , 覺得已經很多了 , 便先換了錢 , 付了三杯咖啡的費用再說。
抬頭看牆上的價目表 , 飲品都是幾千到一萬。當你跨越國界 , 你開始注意到種種差異。最基本的差異由幣值開始。在波蘭的一萬元顯然跟在美國、德國或香港的一萬元有完全不同的意思。在波蘭, 我們注意到本地香姻是幾千元 , 但來自美國的萬寶路是一萬五千元 , 也許不是來自美國但有一個美國名字的「荷里活 」 是一萬元。但一萬塊錢也可以是簡單解決一頓午飯的代價 : 在華沙火車站 , 熱狗九千元 , 漢堡包一萬元 , 連飲品則一萬六、七千元。在香港是幾塊錢一罐的可樂 , 在波蘭是八千元 , 但光知道這差異, 還未足以令你明白一個地方。
你在叫醒來的城市中行走 , 在一幢灰暗的大樓上看見橫掛的白布在風中輕揚 , 上面有團結工會的標誌。令你想起他們十多年來爭取的東西帶來的改變 。
你走入舊域 , 看著古老的城牆、古雅的教堂。那裡有最優美的木雕 : 聖母抱著聖嬰、聖母抱著耶穌哀慟。但華沙國家博物館旁邊就是軍事博物館 : 廣場上擱著死寂的飛機和坦克,還有關於戰爭的雕像。黝黑模糊的顏色在雪中顯得特別肅殺 。
走出未,就是熱鬧的大街 。 歷史總在前頭不遠的街道的轉角 。 大家不容易忘記。破爛的街道和屋宇。呆板的工廠。書年中央管理不善 , 引起工人騷動。學生和工人的抗議, 引起與軍警對峙。一次又一次像潮水湧起 , 直至八九年 , 終於衝出一道決口。
事情好像改變了 , 問題卻沒有解決。中央集權的政治和 差寧、借欠外債、經營不善 , 留下一個個爛攤子。跟著新的問題又來了 : 失業、通貨膨脹 ・・・・・・。
你在城市不同的地方進食 : 從大革食堂一樣的牛奶 , 到國營的酒店 ; 從舊式的食肆 , 到最時髦的奏樂的餐廳 , 你好像可以咀嚼出許多東西來。從最樸素的酸湯、麵團、牛雜湯、薯仔餅, 到沒有東歐紅酒只有法國紅酒、沒有本地小菜只有法國名菜的高雅餐廳 , 你好像體味了不同的背景與故事,那些細細的紋理隱約織出更複雜的景致。
然後到了付脹賑的時候 , 你掏出一大把鈔票 : 一萬、五萬、十萬 ・・・・・・
逐漸的 , 一天又一天以後 , 這些數字不再是抽象的符號,不再是遊戲的籌碼, 它們與現實生活的關連慢慢浮現出來。你老早已經從銀行發現 : 現在正確的匯率是一美元等於一萬波幣。這即是說 , 初來那早晨在咖啡店用馬克換來的應該是七倍那個數目才對, 你上當了 !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 : 在一九八一年 , 一美元等於三十四波幣、八六年是一六零、八八年是三百, 現在九一年竟然達到一萬 !
對於本地人來說 : 這些數字當然不是魔術的遊戲 , 是實在的對手 , 他們得跟這些數字角力和拔河, 跑一場無休無止的長途賽。青年旅舍工作的女子告訴你 : 八九年她的薪金是幾萬、現在是百多萬。但你算算生活裡各種物價 , 比起通脹大的數字 , 薪金的調整還是遠遠落在後面呢 !
你走在街頭 , 看見櫥窗裡駱駝和萬寶路的廣告。「我愛德撤斯」,紅心所愛的是一隻美國香姻的牌子。沒有麥當奴也有麥朗奴。最賣座的電影不是波蘭導演奇斯洛斯基的《兩生花》, 而是荷里活的《沉默的羔羊》、《未來戰士績集》。破牆上大幅海報裹阿諾﹒舒華辛加戴看黑眼鏡、手持長槍、按著電單車挺立 , 帶著冷漠強悍的西方文化 , 勢不可擋地進了這古老的東歐的國家。
你在克里哥夫街角尋找另類劇場 , 在華沙的古老皇宮尋找傳統的藝術。後來有人告訴你 : 華沙的皇宮是重建出來 的。第二次大戰末期 , 波蘭華沙被炸成一片頹垣敗瓦 , 全賴戰役後人民一磚一石地依原樣重建起來。
多麼強韌的毅力 ! 在克里哥夫附近 , 找到了當年奧斯維茲集中學的舊址 , 現在是紀念博物館 , 把當年納粹的惡行紀錄下來。走過雪地, 走進一所又一所營房 , 叫人愈看愈覺寒冷。那寒冷不是來自外在 , 是從心裡滲出來的。這集中營裡被殺最多的 , 也是波蘭的猶太人。
重重疊疊的歷史 , 真好像是無處不在 , 怎也擺脫不掉 ! 但至少在目前, 大家好像覺得雖然陰雲滿布 , 也算是初見曙光呢 !
在華沙的蕭邦紀念館 , 你剛讚歎那優美的建築和布置 , 就有一個女子告訴你說 : 這裡其實也大部份是戰後重建的。炸毀了又一一重建 , 真是執拗的生命力。至於目前呢 , 她說 : 「當然 , 現在還有不少問題 , 比方失業、物價高漲、西方帶來種種不良的影響, 但至少有些制度是根本改變了 , 人們心裡也覺得比較好。大家希望能捱過這個難關 , 看來還要好多年才能把問題解決・・・・・・」
原刊《明報月刊》「十方談 」 專欄 ,
一九九二年四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