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在紐約看香港

  紐約一所電影院 Film Forum 正在辦一個香港電影的專題 : 「香港風雲」
, 由九月二十日至十月十日 , 放映十二齣香港電影 , 包括《 A 計劃》一二兩集、《倩女幽魂》一二兩集、《英雄本色》、《刀馬旦》、《噪血雙雄》、《噪血術 頭》、《天羅地網》、《笑傲江湖》
, 還有成龍的兩齣電影。



 



  作為一個香港人 , 當然很高興香港的電影受到注意。電影院本是藝術電影院 , 同時放一些地下的、另類的電影。場刊上還把香港的娛樂片與荷里活的全且是時期相比 : 有打鬥、警匪、鬼魅、喜劇、特技 , 應有盡有 !



 



  是的。但是作為一個香港人 , 當然也忍不住想 , 是的 , 是有這些種類 , 但除了這些種類以外 , 還有別的呢 !



 



  有人說大概因為片源的關係。主要來自一兩家電影公司。有人說是因為商業的考慮。有人歸咎於選片人的口味問題。因是與芝加哥藝術學院合辦的
, 而我在芝加哥時聽說 , 那兒的電影節目中心特別喜歡香港的商業娛樂片。我有些喜歡藝術電影的朋友 , 對於《村聲》上面那個把香港電影當成 Cult film 來寫的影評人 , 恨之刺骨。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誤會是誤會了 , 美麗不美麗則不知道。又或者說 : 由誤會開 始
, 把香港電影介紹出去 , 未嘗不是好事。我決定去看看 , 看看電影院裡的觀眾 , 怎樣看香港電
影。



 



  「香港風雲 」 專題 , 其中的《刀馬旦》我過去錯過了 , 這次趁機會補看
, 順便也看看紐約觀眾的反應。電影院裡黑壓壓坐滿了人 , 全場滿座呢 ! 開場了 , 大花臉出來 , 眼睛骨碌碌轉兩轉 , 觀眾開始發笑
。跟著下來 , 連場追逐、打鬥 , 真的拍得不錯。尤其把戲棚台上的戲與台下的戲連起來 , 如真假穆桂英的惹笑、八仙過海的打鬥, 導演都掌握得揮洒自如。觀眾的情緒逐步高漲
, 到後來 , 林青霞
被嚴刑迫供 , 大家一邊說老套虛假 , 照樣看得十分投入 , 女觀眾還尖叫呢 ! 最後的大混戰 , 特技發揮了無比的威力 , 林青霞身中數槍 , 飛身跳下屋背 , 把敵人頭子反彈到半空 , 數十發子彈連珠炮發 ,
血流如注 , 大家的感情得到盡情宣洩, 拍爛手掌了。



 



  在一個不同的環境看戲 , 有時會從觀眾的接受 , 看到戲的另一面。徐克的鬼才、他對觀眾心理的掌握 , 無可懷疑。但在外面看
, 尤其會覺得 : 他其實「嬉戲 」 的時候最好 , 一想「認真 」 就糟糕了。戲中最尷尬一場 , 是兩個女子瑟縮街頭 , 看著雪落下來
, 然後唱起一首「抒情 」 歌曲 , 觀眾哄堂大笑了 ! 因為其中的對白、感情、所謂「抒情 」 的歌與詞 ,都寫得無比「老套」 。 觀眾對整齣電影都有這樣的反應
: 特技變化和連場打鬥都令人大叫痛快 , 一旦想寫人物感情、國家民族 , 就令人忍不住發笑 , 這反映了甚麼問題呢 ?



 



  不同地方的觀眾看一齣戲 , 會有不同反應。比方《刀馬 旦》裡有句話說 : 這裡本來是個好地方 , 真不知為甚麼人人都要離開 ? 這跟香港有關的事 , 我們或許會覺得很明顯 , 紐約觀眾就完全沒有反應。



 



  這完全沒有反應 , 除了文化和地理的距離以外 , 也可以令我們回過頭來想 : 好像是我們整個社會都同意的道理 , 但一旦表面地說出來
, 在戲中沒有甚麼發揮 , 這句對白跟全齣戲也沒有太多內在關連 , 我們又如何可以期望人家有所體會呢 ?



 



  我自己覺得《上海之夜》比《刀馬旦》寫得好 , 人物和情節較少俗套,離亂的借喻也比較貼切。以人物來說 , 兩齣戲都拍出一個比較可愛的葉倩文 , 《刀馬旦》其他的角色就太平面了。鍾楚紅似乎是一般人心目中的香港人
, 只顧
錢 , 為錢「乜都肯制」 。林青霞則似乎是香港人心中的五四愛國熱血青年。由這角色,本來也可以引出公與私、國事與親情、革命與愛情之類的矛盾 , 但現在卻連父親中槍死在懷中一場也不能感人



 



  這幾個本應不同的人物 , 當她們施展渾身解數 , 躍高竄低、翻筋斗、盪繩索 , 我們看她們明明是成熟、美麗、健康的大人
, 但她們一旦開口說話 , 一談感情、談世界大事、談
革命 , 就好像幼稚園的小學生 , 沒法表達感情、沒法發展思想 , 為甚麼有這麼極端的矛盾呢 ?



 





  Film Forum 這電影院 , 本來可說是一個放映另類電影的地方。這「另類 」 又可以分幾種 : 一種是比較冷門的藝術電影。一般「大路」的藝術電影 , 都可以公開上映 , 比如費里尼的舊片《甜美生活》 ( 香港當年公映時譯《露滴牡丹開》
) 最近重新發行 , 還是吸引了不少觀眾。又如今年紐約電影節之後, 波蘭導演奇斯洛斯基的《兩生花》以及法國導演何維第、英國導演格達那維的新片跟看都公開作商業發行了。
但有些比較冷門、比較新的藝術電影
, 或者娛樂性不高 , 實驗性很強的作品 , 偶然也可以在這些另類電影院看到。獨立製作的電影或錄像 , 近年也頗有成績。近期一個出名的例子是《巴黎在燃燒》 ,
導演珍妮﹒黎詠史東紀錄了哈林區黑人青少年的夜生活 。 電影在這另類電影院上演以後 ,引起廣泛的注意 , 延期至今仍在公演。我去看了 , 覺得紀錄片拍得頗平實 ,
尤其對變性者的處理 , 完全沒有商業片的嘩眾取寵 ; 另一方面它對社會邊緣的青少年如何不自覺地內化了主流社會的價值標準 ( 如他們也舉行選美和時裝表演
), 也未嘗沒有隱含的批評。我看了覺得並不如評論說的那麼有突破性 , 但顯然也是獨立製作才可以拍出來的。



 



  這電影院放的另類電影中 , 還有一種則是商業片中的「怪鶴」作品 , 如爛到無可再爛的恐怖片與打鬥片。



 



  在商業片發展到疲弱的盡頭 , 有時也會需要吸收另類的題材和技巧。有時在同一類戲種裡 , 也會出現了對爛熟的成規自嘲的東西。比方驚慄的思疑片
, 一定是黑夜有人走路、風吹草動、門咿呀開關、有人在水籠頭下洗澡、主觀鏡頭移近浴簾。這些成規發展成為濫調以後 , 再依循也不會令人引起反應 , 反而是誇張而突出其中的濫調如何是濫調
, 才會令人發笑了。



 



  比方最近在紐約電影節看到一個德國導演馬丟斯﹒穆勒的短片《家庭故事》
, 完全是把荷裡活電影中女子在家中的典型鏡頭剪輯而成 ( 版權的問題不知是怎樣處理的 !) 一連串女子憑窗向外眺望的鏡頭、一連串女子在床上輾轉反側的鏡
頭、一連串女子悲哀摸向床上的鏡頭・・・・・・這些鏡頭裡的女子都是差不多的打扮 ( 類似的髮型 ) 、差不多的衣著 ( 穿著睡袍或別的甚麼 ) 差不多的模樣 ( 有時一連幾齣戲都是嘉麗絲﹒姬莉 ) 。正是把這些定型的東西故意重疊拼湊在一起
, 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這些影像並置的蒙太奇 , 寫了一篇關於電影中女性定型形象的論文。



 



  把所有性愛鏡頭剪在一起、所有武打鏡頭剪在一起 , 大概也產生差不多的效果。後現代文化中喜歡說 Camp。假扮俗文化中的種種惡俗自我戲謔
, 需要某種調侃的心情與自嘲的反省。但香港商業電影背後的意圖卻其實不是以扮野玩扮野 , 它們其實是非常認真地把所有武打鏡頭擠在一起 , 本無自嘲之意。



 



             原刊《新報》「香港﹒紐約 」 專欄 ,     一九九一年十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